我是在2004年开始接触思维导图的。我编程方面永远的偶像和师兄cr推荐我使用FreeMind。后来又接触了MindManager。这两款软件一直使用到现在。昨天在网上下载并学习了eyong的“思维导图的三招十八式”(原始PPT完整版、打包Pdf下载版、逐一详细文字介绍版)。看完这些资料后我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应用更加清楚。看来自己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还没有发挥到极致。
结合eyong的材料以及我自己的理解,对于搞科研的朋友们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归纳如下:
1. 水静潜龙般全网式的领域调研。网上诸多“如何做调研”的文章里都会提到找经典论文从下往上再从上往下顺藤摸瓜的策略。这里面会涉及大量的文章,如果单纯在记事本上做笔记或者利用电子文档记录的话,时间长了就容易失去线索,没有全局。同样,在看每篇文章的时候也需要批判式的学习,掌握文章精髓的同时还得有自己的见地。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果结合思维导图一定能够让调研实施人员随时都能方便的回顾全局和局部细节。“水静潜龙”是思维导图三招十八式的第七式,意指可以随时大小兼顾。况且思维导图强大的自动文件关联能力,也会便于整理涉及到的相关文档。随着思维导图的不断绘制和不断分离出小的思维导图,将相关领域的论文整理到100篇或者几百篇时,想必对这个领域也就了如指掌了。
2. 如影随形般创作科研论文的全程跟踪:科研领域里最大的成果就是顶级的科研论文,不管是会议的还是期刊的都是如此,当然,如果发表论文的同时还能有一流的系统和数据共享出来那就更是完美了。创作科研论文必须在上述全网式领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New Idea,并且实验实现后证明这个Idea是Better的才能开始动手撰写科研论文。在不断打磨的基础上,最终才能得到论文的精品。这里面涉及到三个细小的环节:提出Idea、实验、论文撰写。事实上,三个步骤是环环相扣的,而且随时都可以进行迭代。提出Idea可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中的头脑风暴模式来进行漫无天际式的思索和高效的整理。实验过程可以在Idea的基础上结合领域中的Baseline来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并且结合思维导图的任务管理功能随时的跟踪和监督实验的进展,直到获得详细的实验结果。科研论文的撰写和调研时科研论文的阅读类似,先得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出论文的框架,把握住全局后再将各个细节逐一击破。个人感觉甚至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论文投稿前的最终形式。因为强大的思维导图可以展示各种各样的内容形式。科研论文从阅读论文后的海量思维导图中来,然后到创造自己论文的完整思维导图。这个过程也很难,如果全程都有思维导图如影随形般的跟随的话,那将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因为实施人员不容易迷失在局部,始终能全局控制。
3. 事无巨细般科研任务的管理跟踪。这方面类似于时间管理需要处理的内容。在科研领域,一旦开始进入某个领域就需要抓紧时间认认真真的进行。每年该做什么,每半年该做什么,每月、每周、每天该做什么,都需要认真的管理和跟踪。思维导图水静潜龙般的分支扩展以及分离功能,还有完备的任务管理和跟踪功能,都让我毫不犹豫的任务思维导图是科研任务管理和跟踪的绝好方法。思维导图里面的模板和向导的制作功能能够方便的个性化你的管理和跟踪模式。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总结。
事实上,思维导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个豆列(http://www.douban.com/doulist/126094/)中的书籍。相信你能有自己的体会。
上面介绍的内容都可以采用MindManager来进行,如果考虑到版权的问题可以采用FreeMind来代替。两款软件各有利弊。再加上Eyong推荐的MindMapper应该就更加强大了。
让交流成为习惯!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