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日

高企之旅第三日

今天是整个活动的最后一天,由于昨天经受了最难熬的考验,今天的行程似乎较为轻松一些。今天的行程安排是上午参观富士通,下午参观东芝。由于两个公司都位于北京的东部,而我们的住处在北京的西北部,所以早上的一路上是比较折腾的。上午的日程安排如下:
----------------------------------------------------------
7月23日上午 富士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56号远洋国际中心A座13层
9:30-10:00   富士通公司介绍及参观
10:00-11:30  技术讨论,富士通介绍相关产品技术,同学介绍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汇报人员待定)
11:30-12:00  校友座谈
    富士通安排午餐
----------------------------------------------------------
        由于晚上我们不住原先的酒店了,涉及到退房等事宜,结果出发时间晚了一点点,结果出门打车很不容易,又想IMG_0844换 26路公交去地铁站,结果也都是人满为患。最终还是打车前往苏州街地铁站。由于我们那辆出租车早到一些,为了节省后面人员的时间,我统一买了12张地铁 票。结果由于地铁站有两个入口,后面的人为了赶时间先上了地铁,最终导致我多买了8张车票。让人不开心的是,北京地铁票只能在购票所在站点当日乘坐才有 效,换个车站就不能用了。我觉得北京的地铁购票可以学习一下新加坡的管理方式。那边可以购买临时卡,这种卡可以公交和地铁通用,而且随时都可以充值。当 然,最终我们还是在国贸站会师了 -:)

IMG_0873        为了绕过倒车比较麻烦的西直门,我们直接赶到苏州街地铁站乘坐10号线前往国贸,然后再转1号线达到四惠,随后再走过一段没有治理好的坑洼之地,就到达了 富士通所在的大楼。整个儿从酒店出发到抵达富士通所在大楼,感觉就像一趟急行军,大家的衣服都汗湿了。我们最终比预订的时间晚了15分钟。

       来到富士通所在的楼层,引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白色墙壁上硕大的FUJITSU 标志,配上灯光和旁边的绿树,真有大公司的感觉。原来前台的这个房间也是展示富士通技术成果的展厅,里面有很多不错的演示和成品。我感觉富士通的这个布局 很不错,既美观大方,又实现了接待展示等多种功能,还让人觉得非常的开阔。第一印象不错!同行的小伙子们都觉得这个地方值得纪念,就又开始纷纷照相了。
IMG_0877照片 207IMG_0879

IMG_0887        随后10点整我们开始了正式的参观访问。首先是我们的校友于浩老师介绍富士通的情况以及北京富士通的情况。据于老师介绍,经济危机对日本的电信行业打击很 大,日本有九大电气公司,七家亏损,只有富士通和三菱没有亏损。这一点,也从我们走访的几家日企的招聘计划能看出。从于老师的介绍中我知道了子公司和集团 公司的区别。前者是直接投资建立的公司,后者是间接投资。富士通的研究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现在流行的云计算。他们做云计算的目的是想基于富士通分 布全球的80个数据中心来实现。这个工作思路不错,比那些先建数据中心,再做云计算的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照片 188        富士通的研究工作以及覆盖的产品包括很多方面。一项有趣且实用的技术是掌静脉识别。做这项技术是因为现在大量使用的指纹识别技术需要直接的接触,容易导致 不卫生的现象,而人的手掌上的静脉纹路也具有指纹的特点,而且在识别掌静脉时可以不用接触。现在他们的这个技术已经做到了芯片里,并且形成了固化的小方块 似的硬件。可以被用到很多很多地方,现在日本已经很多地方采用了这项技术,并且受到了广泛好评。据说正在准备向中国市场推广。

      在于老师的介绍中,我还了解到一些内容。原先手机网和无线网是分离的,现在富士通在研究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因为市场空间巨大。这一点在后续和一位移动研 究院的师兄聊天时也知道移动研究院也在做这件事情。看来市场真是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啊。北京富士通的研究内容可能和我们比较紧密的包括自然语言处理、 Web信息处理、云计算、OCR识别(配合扫描仪)。在富士通北京的这个部门,基本的人员配置比例是2:1,也就是每两个人做基础研究,就会有一人做应用 开发。我觉得这个路子也是非常不错的,甚至可以被高校的实验室借鉴。

照片 191       在提问环节,我询问了一下富士通对专利的态度和申请情况,因为参观完华为后我对这个事情开始比较关注。意料之外的是,于老师回答富士通这边不太重视专利。 例如他们的掌静脉识别技术就没有申请专利。因为一旦申请专利就需要将全部的细节公开,反而会被人很容易的仿制,进而不利于对市场的占有。当我问到,不申请 专利的话就不怕别人仿照相关产品么。得到的回答是别人做不了这项技术。当时我实际的想法是,能够这样说肯定是富士通掌握了一些非常难攻克的技术。

      富士通这边对员工的绩效考核首先看中产品化技术,然后是专利或者被最著名的媒体报道,最后才是文章。也就是说,最起码需要有相应的文章支持才能算是合格的员工。

     关于外包和实习生,现在很多公司都愿意招聘实习生来完成一些基本技术的实现,这样比自己的员工花时间来弄会更省时间。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甚至可以直接找外包,签好协议后就可以花费相对更少的价格达到更好的效果。看来外包和实习生对公司对学生都是双赢的。

     紧接着进行的是参观富士通的技术展示。在刚进门时展厅里,我们看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技术展示,例如前面提到的手掌静脉认证&非接触型扫描仪 (OHR),彩色电子纸、CPU、RFID电子标签(能够随意刷洗和折叠,适用于物流)、超小笔记本电脑U1010(现在最新款式U2020,非常棒)等 等。这里的展台布置得感觉比MSRA的更细致些。

照片 192 照片 193 IMG_0910  P1070556 P1070555 照片 204照片 196照片 197 照片 194 

     后面的校友交流环节,是我们的大师姐和一位刚入职不久的师弟来的。从交流中感觉到这边的工作压力不会很大很大,生活也比较的舒适。得到的一个观点就是,外企没有复杂的人事斗争,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比较简单。

     最后,于老师和两位校友一起非常热诚的招待了我们,在一个不错的饭店,美美的补充了我们的体力和营养。

IMG_0936 IMG_0917 照片 215

 

 

从富士通返回到地铁1号线,在繁华的王府井下车后,在地铁站直接就进入了东芝研发中心所在的大楼。下午的行程安排如下:

-----------------------------------------------------------------------------
7月23日下午 东芝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W2座501室
2:00-5:30  东芝(中国)研发中心公司介绍
                公司参观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简要介绍相关研究成果
                技术交流,杨宇航、郎君、李文凯(15分钟/人)同学介绍所从事的科研工作
                校友座谈
                东芝安排晚餐
-----------------------------------------------------------------------------
P1070559       来到东芝的楼层,进入硕大的会议室,很明显,我们迟到了几分钟。因为会议室分为面对面的两列,东芝的研究员和员工们已经整齐的坐在靠门的一侧,另外一侧是 留给我们一行人员的,在靠近屏幕的那边,东芝研发中心的总裁以及总体负责接待我们的王海峰老师也都端坐在那里。瞬时间,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高规格的接待。 当看到我们每人的桌上都有一张彩色的参观详细安排表时,我被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深深打动了。

       我们在众目睽睽下进入会议室,进门时看到了我的老同学晓光也在场,又看到指导并帮助我撰写ACL08报道的王海峰老师,还有到过我们实验室访问的吴华老师,顿感亲切。

P1070567        我们坐好后,2点零四分,东芝研发中心雷总裁致辞向我们表示正式的欢迎,然后是王海峰老师介绍了东芝的整体情况以及和高校关系较为密切的研究部的情况。东 芝创立于1875年,历史非常久远了。研究部现有的课题,以中文分析为基础开展了听说读写多个方面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左边这个图可以详细展示这里的研发工 作,个人感觉思路非常清晰,几乎涵盖了我们学校教育部微软语言语音重点实验室的各个方向。 P1070562

       研发中心的研究成果应该说是很丰富的。王老师先简单介绍了他们刚上市的机器翻译产品“The Honyaku 2009”,这个主要是做中日机器翻译,研发中心的核心技术嵌入其中。还有一些国际知名的国际评测中研发中心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论文发表方面也是非常 的强,包括11篇ACL等一流会议,6篇优秀期刊论文。

照片 236        随后是开发部王艳丽老师介绍语音方面的工作。她所在的部门是研究医疗领域的科研工作,负责处理图像及三维重建等工作。东芝在医疗器械方面还是非常有名的, 例如一些CT机、核磁共振仪等等。他们部门的研究工作和开发工作紧密相连,包括底层核心算法的研究,并支撑一个研究平台,然后在平台的基础上对相关算法进 行移植和集成,从而嵌入到最终那个的产品或者服务中。(左图所示)这个路子非常的P1070572不 错。真有鱼和熊掌兼得的感觉。这位王老师的报告内容非常清晰的整理出了他们正在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计划。更为难得的是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组 内交流的详细规划和执行情况。我个人感觉不算商业机密,应该可以放在我的这个日志里。从这个图片中的内容来看,东芝内部的学术交流以及相关的知识分享还是 很不错的,甚至包括了一些软件的使用心得。这些工作堪比高校的实验室啊。报告中最后提到了对员工的考核涉及三个方面,专利、项目、和论文。

照片 229          下个阶段就论文我们一行人的报告了。首先是我们的带队老师宋老师致辞。这也是我们这一趟参观中宋老师第一次非常正式的发言。我感觉宋老师能力很强,在这种 场合下发言丝毫不紧张,而且非常得体,而且宋老师对我们要求的“当日事当日毕”原则也非常让我敬佩。期待将来的高企之旅或者类似活动宋老师能越做越好。接 下来是杨宇航介绍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的整体情况以及我们这样高企之旅的目的。随后就是他介绍术语抽取的工作。然后是我介绍基于归纳逻辑编程的共指消解技术。 随后是李文凯介绍了他在三维重建方面的初步调研结果。我们的报告得到了东芝方面多位研究员的关注。我的报告后刘占一询问了是否是基本的训练模型并测试的那 种路子;吴华老师一针见血的询问了如何解决Entity中Mention先后放入对结果的影响,我回到我们的ILP模型在建模时考虑了这个问题;王海峰老 师询问是否对结果进行分类分析。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这边的研究水平还是非常高的。

        在杨宇航报告后,雷总裁询问了我们哈工大计算机学院毕业生一般的就业情况,并进一步了解了我们这趟高企之旅的初衷。

照片 348        随后进行的是座谈交流。这次交流非常的正式,首先是在场的全部人员轮流进行简短的个人介绍,然后主要讨论了如何选择企业以及如何看待企业等方面的问题。他 们对于要找工作的学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建议是一定要知道你的志向和你想要的生活,不要只看工资是多少,而要多想想10年后,20年后可能的事情。因为真 是那样的,10年河东10年河西啊。在这个交流中,有三点我感触很深。首先是他们很推崇有位名人的一句话,在一个地方认真呆上20年,想不成功都很难。说 这话时有人举照片 327了 一个例子,说当年本科毕业时班里一位最不起眼的同学留校了,那是大家都走了,结果现在别人是学院的副院长。我觉得这句话还真是有一定的道理。就像在一片下 面有水的空地上打井那样,在一个地方持续性的挖,而不是经常换地方,那一般都是能挖出水的。第二点,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好你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国 企、外企、高校、国内著名的IT公司,都可以考虑。但是他们进入外企后感觉缺少了一种生命,因为没有了政治上的前景,而且从外企退出后也很难在进入政界。 最后有感触的一点是,他们博士毕业找工作时也很迷茫,当时他们中有人来东芝也是偶然的机会。这样看来,大家都会经历相同的阶段。但愿看过我这几篇日志的朋 友在找工作时能够少一些迷茫,多一些自信。

照片 340           整个交流气氛非常融洽,中间不乏幽默和笑声。随后我们参观了研发中心的办公环境。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其中一个大房间里,靠墙的是一排座位,每个座位 都面对一趟隔断,在这趟隔断里有6人分别面对自己的电脑,而靠墙的那个座位能够看到这6个人的电脑屏幕。据说这是日本风格的办公格局。这个房间里主要是非 研发人员,在研发人员的区域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隔断布局了。呵呵,确实很有意思啊。不知道那种6+1格局照片 353里工作效率会不会更高一些啊。

       随后就是在东芝门口的合影留念。之后东芝的几位高管以及哈工大的校友一起陪我们到王府井最好的东来顺大吃了一顿。这顿饭据王老师说算是为我们饯行的。在饭 桌上我深入了解到一位曾经是哈工大外语学院系主任的传奇经历。这位老师我以前听说过,但是不知道来了东芝。从他那里感受到了一种侠客般的经历。(涉及个人 隐私,不方便透露更多)。我们分为两桌,我和晓光坐在一起,后来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采用哈尔滨喝法,我们几个学生都有点喝多了。

照片 362        总之,在东芝我们感受到了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氛围。这趟高企之旅也就在这顿饭结束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后续两天里,由于特殊原因,我还见到了一些校友和朋友,包括刚到北京某高校做正式老师的,还有去某国企研究院的,也有面临毕业的博照片 382士,某银行人力资源部的,以及在北京闯荡创业的。总之在京的几天几乎每顿饭都会见到不同的人。

       简单小结这趟高企之旅,我的收获颇丰,达到了预想的开阔眼界的目的,见识了各种风格企业的一些内部环境和氛围。希望我的这四篇拙作能够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 觉,如果其中某些文字或者图片有朋友不希望出现在这里,请告诉我。感谢咱们计算机学院的领导以及我一起同行的2位老师和9位同学,也感谢各个企业给予的大 力支持、帮助和热情接待。日志中的很多照片都是同行人员拍摄的,他们真的很专业。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