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

祝贺我景仰的王海峰老师获选ACL副主席

今天一早在Buzz上看到Muyun Yang老师说ACL选举结果出来了,查看ACL官方网站上并没有相关信息。Yang老师回复Buzz时看到了消息,我所景仰的王海峰老师当选了副主席。后来在目前新闻网以及我毕业实验室的网站上都看到了这个新鲜出炉的大好消息。
详见: http://today.hit.edu.cn/articles/2010/11-23/1115591920.htm

王老师在我心目中做人做事做学问都堪称我辈楷模。

我和王老师有过四次接触。第一次是王老师带领东芝研究团队到我们实验室学术交流。那次讨论会,王老师非常认真的听取了实验室每位博士生的工作介绍,并逐一给与了指导建议。好几个小时下来,我们都觉得有点疲惫了,王老师是那么认真的坚持最后,没有丝毫懈怠。

第二次见到王老师是在美国哥伦布市召开ACL2008。由于shiqi的签证问题,王老师到会介绍了他们复述方面的工作。在会后去当地动物园游玩的一路上,我和王老师交流了很多,也对王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几番下来,非常喜欢王老师的为人处世风格。

第三次是开完ACL回到学校,大概过了两个月忽然收到邮件,王老师邀请我为中文信息学报撰写ACL2008概述。我欣然接受邀请,和王老师定好框架,我完成初稿后王老师又修改了两次,最终定稿。我建议王老师是第一作者,但是王老师坚持让我一个人做作者。这是我和王老师唯一的一次论文写作上的实际交流。虽然只是一个两页纸的概述,王老师的那种非常认真的态度再次深深的打动了我。

第四次是09年暑假我们学校计算机学院主办的高企之旅。期间我们参观了很多家北京的高新企业,包括微软亚洲研究院、NEC、百度、腾讯、华为北研所、富士通以及东芝研发中心。当时王老师是东芝研发中心的副所长。虽然是最后一站,但是在东芝我感受到了那种认真对待每件事的态度。我当时的博客里有详细介绍(http://billlangjun.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1204.html   或者    http://billlangjun.wordpress.com/2009/07/23/%E9%AB%98%E4%BC%81%E4%B9%8B%E6%97%85%E7%AC%AC%E4%B8%89%E6%97%A5/)。在东芝招待的那顿晚餐上,王老师酒桌上的豪爽彻底把我征服。

再次祝贺王老师。向王老师学习。在王老师身上,我再次体会到那种对研究的无比热情,和做人做事的风范。感谢王老师!

2010年10月15日

纯人工和纯智能

忽然明白,自然语言处理里面的人工智能都是在纯人工和纯智能之间折衷,多利用一些人工的东西智能就多一些。模拟人的处理过程,完全尽可能细分后,每小步智能处理得越细,最终智能水平似乎就越高。大家以为如何?欢迎拍砖。

2010年10月14日

世界很小,也很巧

早上走在路上,看到前面一个人的背包很熟悉,再看步态猜想是某位以前认识的朋友。从侧面看去时居然确认了我的猜想。

前两天也是非常巧的得知SG居然还有我的两位家乡人,而且其中一位还是我的高中隔壁班同学。

2010年9月29日

一周那点破事儿(6)

23 Sep:感受服务器机房的壮观
项目涉及的服务器从Ubuntu 8.04升级到9.10后无法远程登录,跟着huangyun去了12楼的服务器机房。一二十个大柜子整齐的排列在那里,有点像网上看到的Google机房的感觉,盛为壮观。整个房间空调弄得很凉,几十台或者上百台服务器一起发声,感觉不是很舒服。

难怪计算机的降噪是如此必须的,否则服务器机房会把人折腾坏的。


24 Sep:优化程序所占内存
由于项目需求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动,现在必须要优化程序所占内存。找啊找,居然发现我的程序有内存泄漏。"挥舞"着检测内存泄漏的工具们,以及自己仔细思考后感觉可能泄漏点的逐一排查,终于将内存泄漏解决了。下一步就是进一步减小内存占用。

目标是把占10个G的程序优化到4个G以内,加油!


25 Sep:独立思考、追求真相、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巴菲特的这个采访有点意思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0_09/25/2625825_0.shtml

其实任何人都需要具备上述三点才能激情的生活。朋友你做到了么?


26 Sep:跑步计划开始第三周
前两周坚持的不错,第三周的任务是走3分,慢跑4分,重复4组。这样锻炼四天。和上周日一样,启动新的锻炼周的第一天总会觉得身体差,但坚持下来很快就赶上了。

8周的跑步计划过去四分之一了。坚持!


27 Sep:和Google同一天生日
早上一如既往的来到我的小隔间,打开电脑,发现今天是Google的生日,一看是9.27,忽然想起来今天也是自己的生日。哈哈,几年前就发现了和Google同一天生日。有趣啊。以前查过一次,今天还是刘德华的生日。Happy Birthday to Google, to Liu Dehua, to me :)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大家的生日祝福,感谢太太不辞辛劳去买回生日蛋糕。


28 Sep:Space终结了
Space的终结给很多朋友带来了不便,据说升级到的WordPress在国内是需要翻墙的。

哎,不知多少朋友将麻烦的转移博客。


29 Sep:17th ICM Horizons
参加了个小小的国际会议the 17th ICM Horizons (http://horizons10.i2r.a-star.edu.sg/),还当了Tutorial的Volunteer协助会场。一天下来了解到一些新鲜的东西,例如IPTV, HTML5, LIME。感觉最有趣是看到了有人定义了Web 4.0的内容,最酷的是Google的一位员工用HTML5做的Slides,效果相当炫。

考虑到os无关,浏览器无关,以后我会不断尝试用HTML5来做Slides。

2010年9月28日

Space 之终结

MSN Space -> Live Space -> WordPress

第一步转移时算是升级,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第二次转移就比较剧烈了。

Space死了,下一个会是什么呢?

建议朋友们弄两个Blog,一个死了还有一个

2010年9月23日

一周那点破事儿(5)

16 Sep:创造起床后到单位的最快记录

早上自然醒时居然9点17了,窗外下着哗啦啦的瓢泼大雨,马上想起来10:00有部门会议,9点30最后一趟从家附近地铁到单位的班车。这么大的雨,打伞于事无补,坐公交的话会有一段路被大雨浇上,我必须9点25分赶到班车站点。

紧急喝口水,穿好衣服,刷牙,带上一盒饼干,背上包,冲出家门,赶上电梯,然后在长廊(有避雨长廊直达地铁)里飞奔。达到汽车站点时刚好赶上最后一班早车。惊险啊!


17 Sep:一图胜千言
下午有个例会需要讨论一些问题。上午在针对一个问题进行Slides设计时,开始有些犯愁,因为讲清楚这个东西需要花费很多文字,而且还不一定能让听众理解。最终我在一大堆数据上绘制了一组结果曲线。这些结果曲线就成了我的Motivation。随后讲述我的Idea时,继续绘制了一组点、线图。回头看看自己的这个Slides除了标题外居然没有几个字儿,而且一改自己以往PPT较花哨的风格,界面简洁,动画方案也改为多页切换的方式来实现。

恩,一图胜千言,以后继续。BTW:Ubuntu下Openoffice里的Presentation少了花哨,多了简练,最近多个Slides的制作感觉让我喜欢上它了。


18 Sep:项目文档管理
现在我不敢声称自己以前做过一些项目了,因为总结一下,发现自己在项目文档管理这块儿做得真是不好。这不,现在手头正在完成的项目出现问题了,自己完成了很多工作,确没有很好的文档来凝练,以至于无法让主管甚至自己清楚的了解项目的进展、规划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说实话,如果让我一口气说出这些东西,也会很费脑筋。顿然间,我明白了项目文档不是写给别人看的,首先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且还可以伴随着项目的进展随时更新。保持一份和项目同步的文档非常重要。

换个角度,作研究是不是也该这样呢?


19 Sep:跑步计划开启第二周
下午五点四十达到健身房,继续执行自己的八周跑步计划。上周分别在周日、周二、周五完成了三天练习,每次走6分钟、慢跑一分钟,重复三组,完成起来感觉比较轻松。这周开启第二轮练习,方案是三天练习,每次走5分钟、慢跑两分钟,重复三组。今天完成了第一天的练习。在第一组一下子慢跑两分钟的第二分钟快结束时我居然有点轻微的喘气儿。看来自己真是该好好锻炼了。高中和大学前三年,总共六年的晨跑习惯还是该恢复一下了。

学习巴菲特对身体和健康的那种重视程度 :)


20 Sep:老人阻止小孩继续向房子扔石头的两种办法
早上听到《冬吴相对论》里提到两个小故事,是关于员工激励的。说有位老人的房子总遭受一群孩子扔石头的迫害。老人叫小孩不要扔了,但是没有效果。后来老人在房子旁立了一个牌子,上书"静止用石头砸这块牌子!"。后来小孩们不向房子扔石头了,因为都转向这个牌子扔石头了。

说另一个类似的故事,老人没有立牌子,而是给小孩们发钱。起初是每向房子扔一个石头就奖励1元钱,后来变为5毛钱,再变为1毛钱、5分钱、1分钱。后来扔石头的小孩就越来越少了,最后没有人扔了。

两个故事代表两种反向激励策略,有点意思啊 :)


21 Sep:享受升级Ubuntu的折腾
手头的Ubuntu9.10用了快9个月了,由于前一阵子又一次尝试同时接两个显示器,驱动似乎不支持,结果把Ubuntu的显卡驱动弄坏了,以至于我的屏幕上经常乱串,安装或者更新驱动都于事无补。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用了Chrome浏览器,不知何时起总是和ibus的pinyin冲突。实在受不了了,今天把系统升级到10.04.1了。虽说10月10日上午10点10分会发布Ubuntu 10.10,但是等不了了,直接升级咯。

这个Ubuntu 10.04.1的iso经历了三次刻盘,最终都不能顺利安装到我的机器上,报错都说刻盘有问题。最终采用了U盘安装的方法。随后禁用显示特效后才能显示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关闭按钮。这应该是Ubuntu10.04的bug之一。

现在总算是能舒服的使用Ubuntu 10.04了。赞一下一些细节的更新,例如Terminal的背景是部分透明的,能看到墙纸。


22 Sep:第一次在SG过中秋
虽说我在SG已经有过两次过年的经历,但中秋这还是第一次过。10天前就看到海报说了Chinatown的中秋节节目,赏灯、逛夜市、晚会等节目还是有点吸引人的。晚上和太太一起达到后找了一家早有耳闻的"羊贵妃"品尝了一下。话说这西安风味确实不错,但是和川菜比起来我们都一致认为还差一个等级。最后转了一下夜市,看到了许许多多灯笼。感觉比过年时好些。

中秋节加上十月一,中国的长假真是不错啊。SG这边一天假期都没有。

2010年9月16日

一周那点破事儿(4)

9 Sep:锻炼身体的时间地点选择问题
最近每周的锻炼仅限于每周三的两小时羽毛球,加上现在每周一到周五全天都是在空调环境里,最近身体感觉不如以前好了。记得有本书里讲过身体发出的信号是最有价值的。看来我是需要将学校里养成的锻炼习惯重新培养起来了。

其实锻炼一次很容易,难的是坚持。试想诸多种事,都是贵在坚持啊。我面临的问题是锻炼时间和场地的选择。先前住的两个地方都有很好的锻炼场所,一个在公园,一个在专门的小体育场。现在住的地方反倒没有很舒服的锻炼环境了。其实也未然,走路15分钟就有一个健身房,只是自己懒得去罢了。前几天还发现自己住处走路5分钟就能到一个小小的排水河道旁,一岸的长廊有点像北京颐和园里昆明湖畔的那种绿意,也是可以锻炼的。健身房加河道,算是解决了场地问题。

接下来是时间的问题。以前在学校时每天早上6点起床,小跑到邵馆门前,然后6点半太极八十四式,七点是八法,八法结束后还可以再打一遍太极,最终能到7点四十。这种习惯坚持了下来,收益颇多。加上每周一到两次的羽毛球结合起来身体就非常舒服了。现在晚上的时间几乎都不允许用来锻炼,早上一睁眼就是八点,因为没有了午睡。最后就一直在单位到晚上6点下班。日子就这样循环着。仔细想想,锻炼身体需要和工作生活的步调结合起来,忽然发现自己有一个时间段是可以利用的,那就是晚上5点半下班的话,就可以直接走路到健身房,里面可以在跑步机上实行我学习过的8周跑步启动计划,还可以在旁边的一个林荫下练练太极。

前天看到新闻介绍巴菲特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和举措,再看看自己,真的该改革一下了。这次的锻炼计划需要想些招儿来让自己坚持下来,不能再几天热度了。


10 Sep:工作中修行
今天听到《冬吴相对论》里面提到了工作中修行的概念。这是被誉为日本德鲁克的稻盛和夫提出来的理念。这种理念要求人在日常工作中完成相关的修行。

有点意思!那我该如何修行呢?


11 Sep:钓鱼不易
买到渔具已经半年多了,一直没有启封,在我的"唆使"下devi也买了一套渔具。昨天乘着SG这边的哈芝节放假,我们一行8人浩荡来到一个蓄水池,不巧天下小雨。在树林里挖到蚯蚓后,我和devi开始练习抛杆。这个像颐和园里昆明湖那样的大水池子钓鱼的人还真不少。结果我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持住了在SG钓鱼从未掉到过的记录。

下次需要改进一下,两个方面:1. 套装里的浮漂太小,而且质量低劣,下次需要买一个大号的;2.鱼饵始终是个问题,不能单纯的用蚯蚓了 :)


12 Sep:师弟"驾到"
等待了许久,师弟终于从哈尔滨来到SG。原定的晚上9点35抵达,结果10点50才看到师弟,若干个出口让我来回往复的走了好多趟,不然肯定会错过。把师弟送到预先租好的房子后,凌晨12点50我回到自己的住处。

看来今天的飞机真是很不准时啊。让我想起《冬吴相对论》里讲的国内最早开通北京到哈尔滨航线时的情形:原以为能很快达到,结果在沈阳,长春分别停留一天后,还得等着哈尔滨的机场土坪跑道上的积雪化掉。


13 Sep:跑步计划
昨天在去机场之前,周日常规性质的到了NTUAC健身房,今天开始了自己定下的跑步计划。第一天很简单,走六分钟,慢跑一分钟,如此反复三次。

坚持下来,小腿还真有点感觉。不错,坚持住。


14 Sep:R vs Matlab
上午得知我们组的服务器拿到了Matlab 2007b的使用权,兴奋了一小阵子。但是考虑到远程Linux服务器上的Matlab在我的本机上无法运行窗口,我不得不放弃一时的兴奋。脑子里想起来自己学过一阵子的开源版的Matlab---R。上网一查吓了一跳,想不到R在中国已经开始有燎原的苗头了。见下面三个链接:
第一届中国R语言会议纪要 http://cos.name/2008/12/1st-chinese-r-conference-summary/
第二届中国R语言会议纪要 http://cos.name/2009/12/2nd-chinese-r-conference-summary/
第三届中国R语言会议(北京会场)纪要 http://cos.name/2010/06/3rd-china-r-beijing-summary/

兴奋的看完了全部的PPT,R真不错,以后需要多多使用!


15 Sep:寻找适合的日志模式
现在有个问题,我需要时常写日志,原先一直写在lab里的linux台式机的MyNotes软件里,在家vpn过来时不好打开窗口,最终选定在linux下用vi来写纯文本的日志。

Btw: MyNotes很方便,感觉可以作为Windows下Evernote的部分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