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9日

4个网站教会你做任何事

很久没转载了,但是这个可以转载或者说必须转载 -:)

link: 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60902/56720

 

4个网站教会你做任何事

2009年5月28日 in Awesome Apps

Post by David Pierce. Find me on Twitter.

有什么是比寻宝更cool的事呢?做一个宝箱,然后把它埋起来,当然,你会再次找到它,感觉就像一个海盗,带着一个眼罩……这会使每个人都很快乐。此外,在现在这种知识型经济现状下,寻找宝藏依然十分诱人。

无论是建设一个宝藏,手洗衣服,或者如何从一只熊攻击下逃生等等所有你能想到的事,网络上都有可以帮助您学习如何去做的资源。网络上有许多视频,一步一步叫你怎么做的说明等等,这些都在教你在各个领域非常有用的技能。

这些网站都是免费的,而且很容易搜索,他们都很适合用于学习一些对你来说全新的东西——即使这个“如何能不用水培育绿色草坪”……有谁需要知道这个呢?

这里有四个这样的网站——利用这些网站,你会成为无所不能的武士。 

Howcast

Howcast上全是视频——这些影片囊括了从“如何清洁卡带机” 到“如何带着小孩外出吃饭”的所有问题。这些影片提供了使得学习这些技能变得简单(经常不可以当真)的说明。每一部视频都有一个你要做的动作列表,然后让你将所有必要步骤和信息都过一遍,用一种很通俗易懂的方式是大家明白。

一些影片的可看性远远高于它的实用性——就像“如何从一个熊的攻击下逃生”这个影片很有趣得提醒你在一只熊攻击的情况下应该带着你杀手的钩以及/或者改变内衣。但无论如何,这么有趣得影片是值得看的,这个网站还充满了许多实用的内容帮助你学习Howcast已经解决的问题。

WikiHow

WikiHow是一个维基百科式手册,用于帮住人们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它是由一个社区创建,编辑和维护的,任何人都可以编辑其中的任何网页。这听起来好像对HOW-To行不通,但它确实做到了——维基百科也以同样的方式对网站进行管理。用户有一些严格的准则,就是如何组织起一篇文章,使其在整个网站中阅读起来更简单,更一致。所有的文章都有短小,简单的步骤,使真正做事情时候的难度放到最低。 

WikiHow这个平台很酷的事情就是:既然每个人都可以编辑网页,那么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文章介绍Howtodo那些比较少发生的事情——人们一旦知道如何做一件事情,他们就想要去分享,不管是否有人想看。这个站点一定有许多不是那么有用,也不是那么必须的文章,但是如果你稍微搜索一下,你就会发现其中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宝箱

eHow

eHow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向导,包括关于how-to-do的文字以及视频的内容。该网站拥有超过50万的文章和视频,一般都是由专业人士制作-它的质量往往比像WikiHow这类网站上的资源更高。 

您可以按类别浏览的文章,看看最流行的eHows,或者搜索你想要的东西。这个网站有评级和评论系统,它让你对这篇文章的好坏有个大概的映像,以及它可能错过的关键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给出了他们对于如何把事做得更好一点的见解——eHow的社区特性是它的最好的特性之一。 

Instructables

Instructables介绍的全是关于如何DIY(自己动手)做东西。这里有大量的例子关于如何制作居家的小东西或者他的比较便宜的部分,如何将他们做的更酷更出众。就像自制红外护目镜一样。谁不想要红外线眼镜? 

大多数文章都和一个视频相关联,他们都被分解成几个简单的步骤,一般都有许多使生活更轻松的图片。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有用的小东西,你能够在周六的时候做一做,或者如果你觉得你的空烟盒非常适合给你的照相机做一个完美的闪光灯,那么Instructables就是你要找的那么网站。

哪个是你做喜欢的How-to。

2009年8月3日

高企之旅第三日

今天是整个活动的最后一天,由于昨天经受了最难熬的考验,今天的行程似乎较为轻松一些。今天的行程安排是上午参观富士通,下午参观东芝。由于两个公司都位于北京的东部,而我们的住处在北京的西北部,所以早上的一路上是比较折腾的。上午的日程安排如下:
----------------------------------------------------------
7月23日上午 富士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56号远洋国际中心A座13层
9:30-10:00   富士通公司介绍及参观
10:00-11:30  技术讨论,富士通介绍相关产品技术,同学介绍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汇报人员待定)
11:30-12:00  校友座谈
    富士通安排午餐
----------------------------------------------------------
        由于晚上我们不住原先的酒店了,涉及到退房等事宜,结果出发时间晚了一点点,结果出门打车很不容易,又想IMG_0844换 26路公交去地铁站,结果也都是人满为患。最终还是打车前往苏州街地铁站。由于我们那辆出租车早到一些,为了节省后面人员的时间,我统一买了12张地铁 票。结果由于地铁站有两个入口,后面的人为了赶时间先上了地铁,最终导致我多买了8张车票。让人不开心的是,北京地铁票只能在购票所在站点当日乘坐才有 效,换个车站就不能用了。我觉得北京的地铁购票可以学习一下新加坡的管理方式。那边可以购买临时卡,这种卡可以公交和地铁通用,而且随时都可以充值。当 然,最终我们还是在国贸站会师了 -:)

IMG_0873        为了绕过倒车比较麻烦的西直门,我们直接赶到苏州街地铁站乘坐10号线前往国贸,然后再转1号线达到四惠,随后再走过一段没有治理好的坑洼之地,就到达了 富士通所在的大楼。整个儿从酒店出发到抵达富士通所在大楼,感觉就像一趟急行军,大家的衣服都汗湿了。我们最终比预订的时间晚了15分钟。

       来到富士通所在的楼层,引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白色墙壁上硕大的FUJITSU 标志,配上灯光和旁边的绿树,真有大公司的感觉。原来前台的这个房间也是展示富士通技术成果的展厅,里面有很多不错的演示和成品。我感觉富士通的这个布局 很不错,既美观大方,又实现了接待展示等多种功能,还让人觉得非常的开阔。第一印象不错!同行的小伙子们都觉得这个地方值得纪念,就又开始纷纷照相了。
IMG_0877照片 207IMG_0879

IMG_0887        随后10点整我们开始了正式的参观访问。首先是我们的校友于浩老师介绍富士通的情况以及北京富士通的情况。据于老师介绍,经济危机对日本的电信行业打击很 大,日本有九大电气公司,七家亏损,只有富士通和三菱没有亏损。这一点,也从我们走访的几家日企的招聘计划能看出。从于老师的介绍中我知道了子公司和集团 公司的区别。前者是直接投资建立的公司,后者是间接投资。富士通的研究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现在流行的云计算。他们做云计算的目的是想基于富士通分 布全球的80个数据中心来实现。这个工作思路不错,比那些先建数据中心,再做云计算的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照片 188        富士通的研究工作以及覆盖的产品包括很多方面。一项有趣且实用的技术是掌静脉识别。做这项技术是因为现在大量使用的指纹识别技术需要直接的接触,容易导致 不卫生的现象,而人的手掌上的静脉纹路也具有指纹的特点,而且在识别掌静脉时可以不用接触。现在他们的这个技术已经做到了芯片里,并且形成了固化的小方块 似的硬件。可以被用到很多很多地方,现在日本已经很多地方采用了这项技术,并且受到了广泛好评。据说正在准备向中国市场推广。

      在于老师的介绍中,我还了解到一些内容。原先手机网和无线网是分离的,现在富士通在研究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因为市场空间巨大。这一点在后续和一位移动研 究院的师兄聊天时也知道移动研究院也在做这件事情。看来市场真是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啊。北京富士通的研究内容可能和我们比较紧密的包括自然语言处理、 Web信息处理、云计算、OCR识别(配合扫描仪)。在富士通北京的这个部门,基本的人员配置比例是2:1,也就是每两个人做基础研究,就会有一人做应用 开发。我觉得这个路子也是非常不错的,甚至可以被高校的实验室借鉴。

照片 191       在提问环节,我询问了一下富士通对专利的态度和申请情况,因为参观完华为后我对这个事情开始比较关注。意料之外的是,于老师回答富士通这边不太重视专利。 例如他们的掌静脉识别技术就没有申请专利。因为一旦申请专利就需要将全部的细节公开,反而会被人很容易的仿制,进而不利于对市场的占有。当我问到,不申请 专利的话就不怕别人仿照相关产品么。得到的回答是别人做不了这项技术。当时我实际的想法是,能够这样说肯定是富士通掌握了一些非常难攻克的技术。

      富士通这边对员工的绩效考核首先看中产品化技术,然后是专利或者被最著名的媒体报道,最后才是文章。也就是说,最起码需要有相应的文章支持才能算是合格的员工。

     关于外包和实习生,现在很多公司都愿意招聘实习生来完成一些基本技术的实现,这样比自己的员工花时间来弄会更省时间。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甚至可以直接找外包,签好协议后就可以花费相对更少的价格达到更好的效果。看来外包和实习生对公司对学生都是双赢的。

     紧接着进行的是参观富士通的技术展示。在刚进门时展厅里,我们看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技术展示,例如前面提到的手掌静脉认证&非接触型扫描仪 (OHR),彩色电子纸、CPU、RFID电子标签(能够随意刷洗和折叠,适用于物流)、超小笔记本电脑U1010(现在最新款式U2020,非常棒)等 等。这里的展台布置得感觉比MSRA的更细致些。

照片 192 照片 193 IMG_0910  P1070556 P1070555 照片 204照片 196照片 197 照片 194 

     后面的校友交流环节,是我们的大师姐和一位刚入职不久的师弟来的。从交流中感觉到这边的工作压力不会很大很大,生活也比较的舒适。得到的一个观点就是,外企没有复杂的人事斗争,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比较简单。

     最后,于老师和两位校友一起非常热诚的招待了我们,在一个不错的饭店,美美的补充了我们的体力和营养。

IMG_0936 IMG_0917 照片 215

 

 

从富士通返回到地铁1号线,在繁华的王府井下车后,在地铁站直接就进入了东芝研发中心所在的大楼。下午的行程安排如下:

-----------------------------------------------------------------------------
7月23日下午 东芝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W2座501室
2:00-5:30  东芝(中国)研发中心公司介绍
                公司参观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简要介绍相关研究成果
                技术交流,杨宇航、郎君、李文凯(15分钟/人)同学介绍所从事的科研工作
                校友座谈
                东芝安排晚餐
-----------------------------------------------------------------------------
P1070559       来到东芝的楼层,进入硕大的会议室,很明显,我们迟到了几分钟。因为会议室分为面对面的两列,东芝的研究员和员工们已经整齐的坐在靠门的一侧,另外一侧是 留给我们一行人员的,在靠近屏幕的那边,东芝研发中心的总裁以及总体负责接待我们的王海峰老师也都端坐在那里。瞬时间,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高规格的接待。 当看到我们每人的桌上都有一张彩色的参观详细安排表时,我被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深深打动了。

       我们在众目睽睽下进入会议室,进门时看到了我的老同学晓光也在场,又看到指导并帮助我撰写ACL08报道的王海峰老师,还有到过我们实验室访问的吴华老师,顿感亲切。

P1070567        我们坐好后,2点零四分,东芝研发中心雷总裁致辞向我们表示正式的欢迎,然后是王海峰老师介绍了东芝的整体情况以及和高校关系较为密切的研究部的情况。东 芝创立于1875年,历史非常久远了。研究部现有的课题,以中文分析为基础开展了听说读写多个方面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左边这个图可以详细展示这里的研发工 作,个人感觉思路非常清晰,几乎涵盖了我们学校教育部微软语言语音重点实验室的各个方向。 P1070562

       研发中心的研究成果应该说是很丰富的。王老师先简单介绍了他们刚上市的机器翻译产品“The Honyaku 2009”,这个主要是做中日机器翻译,研发中心的核心技术嵌入其中。还有一些国际知名的国际评测中研发中心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论文发表方面也是非常 的强,包括11篇ACL等一流会议,6篇优秀期刊论文。

照片 236        随后是开发部王艳丽老师介绍语音方面的工作。她所在的部门是研究医疗领域的科研工作,负责处理图像及三维重建等工作。东芝在医疗器械方面还是非常有名的, 例如一些CT机、核磁共振仪等等。他们部门的研究工作和开发工作紧密相连,包括底层核心算法的研究,并支撑一个研究平台,然后在平台的基础上对相关算法进 行移植和集成,从而嵌入到最终那个的产品或者服务中。(左图所示)这个路子非常的P1070572不 错。真有鱼和熊掌兼得的感觉。这位王老师的报告内容非常清晰的整理出了他们正在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计划。更为难得的是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组 内交流的详细规划和执行情况。我个人感觉不算商业机密,应该可以放在我的这个日志里。从这个图片中的内容来看,东芝内部的学术交流以及相关的知识分享还是 很不错的,甚至包括了一些软件的使用心得。这些工作堪比高校的实验室啊。报告中最后提到了对员工的考核涉及三个方面,专利、项目、和论文。

照片 229          下个阶段就论文我们一行人的报告了。首先是我们的带队老师宋老师致辞。这也是我们这一趟参观中宋老师第一次非常正式的发言。我感觉宋老师能力很强,在这种 场合下发言丝毫不紧张,而且非常得体,而且宋老师对我们要求的“当日事当日毕”原则也非常让我敬佩。期待将来的高企之旅或者类似活动宋老师能越做越好。接 下来是杨宇航介绍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的整体情况以及我们这样高企之旅的目的。随后就是他介绍术语抽取的工作。然后是我介绍基于归纳逻辑编程的共指消解技术。 随后是李文凯介绍了他在三维重建方面的初步调研结果。我们的报告得到了东芝方面多位研究员的关注。我的报告后刘占一询问了是否是基本的训练模型并测试的那 种路子;吴华老师一针见血的询问了如何解决Entity中Mention先后放入对结果的影响,我回到我们的ILP模型在建模时考虑了这个问题;王海峰老 师询问是否对结果进行分类分析。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这边的研究水平还是非常高的。

        在杨宇航报告后,雷总裁询问了我们哈工大计算机学院毕业生一般的就业情况,并进一步了解了我们这趟高企之旅的初衷。

照片 348        随后进行的是座谈交流。这次交流非常的正式,首先是在场的全部人员轮流进行简短的个人介绍,然后主要讨论了如何选择企业以及如何看待企业等方面的问题。他 们对于要找工作的学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建议是一定要知道你的志向和你想要的生活,不要只看工资是多少,而要多想想10年后,20年后可能的事情。因为真 是那样的,10年河东10年河西啊。在这个交流中,有三点我感触很深。首先是他们很推崇有位名人的一句话,在一个地方认真呆上20年,想不成功都很难。说 这话时有人举照片 327了 一个例子,说当年本科毕业时班里一位最不起眼的同学留校了,那是大家都走了,结果现在别人是学院的副院长。我觉得这句话还真是有一定的道理。就像在一片下 面有水的空地上打井那样,在一个地方持续性的挖,而不是经常换地方,那一般都是能挖出水的。第二点,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好你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国 企、外企、高校、国内著名的IT公司,都可以考虑。但是他们进入外企后感觉缺少了一种生命,因为没有了政治上的前景,而且从外企退出后也很难在进入政界。 最后有感触的一点是,他们博士毕业找工作时也很迷茫,当时他们中有人来东芝也是偶然的机会。这样看来,大家都会经历相同的阶段。但愿看过我这几篇日志的朋 友在找工作时能够少一些迷茫,多一些自信。

照片 340           整个交流气氛非常融洽,中间不乏幽默和笑声。随后我们参观了研发中心的办公环境。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其中一个大房间里,靠墙的是一排座位,每个座位 都面对一趟隔断,在这趟隔断里有6人分别面对自己的电脑,而靠墙的那个座位能够看到这6个人的电脑屏幕。据说这是日本风格的办公格局。这个房间里主要是非 研发人员,在研发人员的区域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隔断布局了。呵呵,确实很有意思啊。不知道那种6+1格局照片 353里工作效率会不会更高一些啊。

       随后就是在东芝门口的合影留念。之后东芝的几位高管以及哈工大的校友一起陪我们到王府井最好的东来顺大吃了一顿。这顿饭据王老师说算是为我们饯行的。在饭 桌上我深入了解到一位曾经是哈工大外语学院系主任的传奇经历。这位老师我以前听说过,但是不知道来了东芝。从他那里感受到了一种侠客般的经历。(涉及个人 隐私,不方便透露更多)。我们分为两桌,我和晓光坐在一起,后来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采用哈尔滨喝法,我们几个学生都有点喝多了。

照片 362        总之,在东芝我们感受到了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氛围。这趟高企之旅也就在这顿饭结束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后续两天里,由于特殊原因,我还见到了一些校友和朋友,包括刚到北京某高校做正式老师的,还有去某国企研究院的,也有面临毕业的博照片 382士,某银行人力资源部的,以及在北京闯荡创业的。总之在京的几天几乎每顿饭都会见到不同的人。

       简单小结这趟高企之旅,我的收获颇丰,达到了预想的开阔眼界的目的,见识了各种风格企业的一些内部环境和氛围。希望我的这四篇拙作能够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 觉,如果其中某些文字或者图片有朋友不希望出现在这里,请告诉我。感谢咱们计算机学院的领导以及我一起同行的2位老师和9位同学,也感谢各个企业给予的大 力支持、帮助和热情接待。日志中的很多照片都是同行人员拍摄的,他们真的很专业。谢谢!

高企之旅第二日

今天的行程会更加紧张一些,因为要去三家企业:上午NEC,下午腾讯,晚上华为北研院。上午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这个行程表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NEC我们受到的接待应该是非常高规格的。
----------------------------------------------------------------------

7月22日上午 NEC    地址:北京市海�区中�村�路清�科技�1号�新大厦A座11�
  9:00-9:45    NEC公司介绍及公司参观
  9:45-10:00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简要介绍
10:00-11:30   技术交流:NEC介绍相关研究和产品,纪荣嵘,郎君,杨宇航(15分钟/人)介绍所从事的科研
11:30-12:00   与校友或专家座谈
NEC安排午餐
----------------------------------------------------------------------

IMG_0424_1       吃完酒店安排的早餐,我们一行十二人分三辆车前往NEC。我和宋老师、张老师、李淼在一辆车,我负责指路。刚上车,我说目的地是清华科技园。结果司机的第一句话就是不太清楚该怎么走啊。由于我预先查过详细的路线,我说那就先到IMG_0432_1保 福寺桥那边吧,然后往北一会儿就到了。司机仍然说不是很清楚怎么走。呵呵,没有办法,我只好翻出酒店前前台免费领取的北京地铁,然后指给司机师傅看详细的 路线。结果这个司机根本就不看我的地图只是一味的开车。后来居然直接达到了目的地,快到之前我说在搜狐大厦旁停车就行,司机还说知道知道,拐过去就是了。 哈哈,这一刻,我们四人都明白了。这个司机是想欺负外地人,多转几个圈然后多挣钱。昨天下午我们三辆车在普天楼下汇合时,估计最后一辆车就是遇到了这样的 司机。还有前天刚到大钟寺时遇到的拒载。哎!这些司机为北京抹黑啊。还好今天手里有地图,而且之前还查过路线。

       走过一片绿草地,我们顺利来到创新大厦A座一楼大厅。没想到他们8人早就到了。猜想是遇到了好司机啊。呵呵。在约定的见面时间前10分钟,我们登上电梯, 来到了NEC中国研究院。稍事休息后我们开始参观NEC研究院。在这里我们明显感觉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NEC研究院原先后一层半的写字楼,现在只有 一层了。而且现在NEC没有招聘计划。参观完,就开始正式的交流活动了。这次之所以能够来NEC研究院参观交流,也是得益于这里的院长杜军先生。他是我们 的校友。在他介绍NEC的报告首页还特地注明了是哈工大78级毕业生,报告最后一页还列举了哈工大毕业生在北京的校友情况。这也看出了杜院长浓厚的哈工大 情节。DSC02282DSC02285

        在报告之前,杜院长为我们播放了一段NEC介绍的视频,轻快而起伏跌宕的背景音乐配合大量的全篇为了核心位置的字幕,以及大量的照片,整个视频的制作水平 非常高。据说背景音乐是专门找一位音乐家制作的。在这个5分钟的视频中我们感受到了NEC的持续创新精神。其中有两点让我记忆深刻。安定的企业不安定,不 安定的企业更安定。这是在说企业的创新。第 二点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是人们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而且地球受到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随后杜院长的报告首先介绍了NEC的历史,NEC在日本的情况,NEC在全球的情况,随后是NEC中国的情况,NEC北京的情况,以及NEC中国研究院的 情况,逻辑十分清楚。从这个报告中我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或者未曾思考过的问题。据杜院长讲,现在北京有800多家外资机构。之所以存在这种局面,对中 国对外企是一种双赢的局面。首先,对中国实现大量的生产和采购,集中在外企多中国政府的纳税、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并培养大量人才。对外企本身,可以以中国的 杰出研究人才为原动力,以中国市场的需求及特色为导引,在中国创造出领先世界的技术研究成果,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让我想到了现在许多外资都在刘翔 人力成本最为廉价的国家和地区,例如现在中国的劳动力已经不是最廉价的了,只能排在世界第三,现在最廉价的是越南。所以才出现了这两年一些外资企业将坐落 在中国的工厂迁往越南的情况。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在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之前实现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型的转变。否则我们会很危险啊。DSC02289

       杜院长报告中有一页让我感触很深,那就是对世界正在变化的思考。我猜想不会引起版权的问题,所以放在右 侧。世界的变化正在从各个方面进行着,例如世界观、社会形态、追求的内容、对人类和文化的思考、对地球环境的姿态、技术的特征以及人与技术的关系。详细内 容见右侧照片。这种种转变能够衍生出各种问题和各种课题。我感觉在高校中做研究时可以多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在介绍NEC的研究成果时,杜院长特别提到了月亮女神探月卫星整个都是由NEC完成的。NEC的研究成果海鸥多摄像头实时拍照和合并,合成得到超宽屏的照 片。我猜想一般数百人合影时那种拍两次再合并应该就是这种技术。现在NEC还有一种超声波定位技术,可以实P1070528时定位三维空间中的点。这里有一种技术我觉得很新颖,那就是加密检索。以往的方案是解密后再检索,现在他们掌握了不经过解密阶段直接检索的技术。

      稍后进行的是我们学生的报告。首先是小纪介绍了他在图像检索方面的工作。到我报告时,考虑到听众中有和我们实验室合作过的朋友,应该会比较熟悉我们的 LTP了,在这里介绍ACL的工作可能也不是很恰当。我临时介绍了我们LAB今年正在进行的TMS(文本挖掘系统)。随后是杨宇航介绍他的术语抽取工作。 我们三人的报告的反馈都还不错,有不少人提了问题。和我们实验室合作过的红威博士说有一堆问题会在会后和我交流。还有人询问了我TMS的领域切换问题,以 及事件和意见挖掘相互的支撑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的工作都有很好的启发。

      随后到了午餐时间,NEC给我们安排了别具一格的Lunch Talk,在交流讨论的会议室摆满了各种口味的皮萨饼,还有很多鸡翅薯条和饮料,一边交流一边午餐,感觉还真是不错。这个阶段,我们同行的其他成员各自口 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随后就是一对一的具体交流。和红威博士交流时看到了去年南京机器学习学习班上见到的那位朋友,原来红威是他的上司。

IMG_0774IMG_0483_1 IMG_0507_1

这个交流过程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半,NEC研究院的各位研究员也一直陪着我们,包括杜院长也一直在场,让我们感受到了非常真诚的态度。感谢他们的热情接到。

IMG_0544_1 DSC02299 DSC02303

 

 

上午的行程和接待我感觉都是高规格的,非常受重视的。下午的行程是参观腾讯研究院,这里看到的听到的是另外一种创新的感觉。行程安排如下:
----------------------------------------------------------------------
7月22日下午 腾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38号银科大厦16层
2:00-2:15  公司参观(负责人:高校关系经理)
2:15-2:30  研究院介绍(负责人:研究院智能研究室高级总监)
2:30-3:10  学生报告(智能研究室高级总监、无线中心leader及高校关系经理等)郎君、马二磊、杨宇航、钟必能(10分钟/人)
3:10-3:40  校友座谈及交流(负责人:研究院中文处理研究室总监等)
3:40-4:10  公司用人制度及职业发展等介绍交流(负责人:人力资源经理)
4:10-4:40  根据学生的演讲汇报等情况,挑选2-3个方向对口学生进行单独交流(负责人:相应研究室的总监);
其余学生做实习/工作意向、对各公司的看法及对腾讯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的交流讨论(负责人:高校关系经理)
4:40       结束,欢送来访学生(负责人:高校关系经理)
----------------------------------------------------------------------

       以前来过腾讯所在的银科大厦,但是没有到过这里的研究院。刚进入这层楼,感受到的是一种色彩带来的高科技的感觉。这里由于刚成立不久,所以格局比较规范, 基本的工作环境和其他公司差不多,隔断的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组。蓝色好像是研究院的,黄色是搜索部的。这里的技术总监的办公环境和普通成员是一样的。也 都是基本的隔断。参观过程中,看到这里也有类似百度大学的腾讯学院,基本的运作方式和百度的差不多。参观的这一圈,我感觉腾讯研究院的写字楼比较大,有乒 乓球室、好多会议室培训室还有休息场所。

DSC02305DSC02307 IMG_0790 IMG_0789 IMG_0799 DSC02312

       在这里的高校关系部的工作人员(也是刚从微软亚洲研究院高校关系部跳巢过来)先带领我们参观了腾讯研究院,然后开始介绍腾讯的历史、业务、利润规模等,随 后是介绍腾讯研究院的情况,其中包括智能计算、无线技术、数据挖掘、多媒体、中文处理、网络技术。从随后的介绍中得知,腾讯现在最挣钱的业务还是网游,另 外一个特别的挣钱点就是QQ里个性人物穿衣打扮会带来很多利润。说是大家的QQ人物免费穿上衣服后想再脱下来就很难了。所以会有很多人每月付费来保持穿上 的衣服以及更换衣服。这个利润点我觉得挺巧妙的,但是对于我这样的“老人”似乎没有什么作用 -:)

IMG_0812       在介绍完腾讯的情况后,我们四位同学开始介绍我们的相关工作,首先我在12分钟内介绍了我讲过的语言技术平台和文本挖掘系统。然后马二磊介绍人物信息抽 取,杨宇航介绍属于抽取,钟必能介绍他的视频跟踪演示。在场听我们做报告的两位总监都是我们的校友,一位是中文处理组的方高林师兄,一位是智能计算组的王 建宇师兄。他们听完我们四人的报告后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最后的一位负责HR的人士介绍腾讯的产品时,我被单独叫出去和王建宇师兄先聊了一会儿,然后又 和方高林师兄单独聊了一会儿。聊天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了解我以前做过工作的细节,以及如果到腾讯工作的话,希望做什么。后来方高林师兄带我去见我们实验 室毕业的IRer--刘怀军。这位师弟来腾讯应该有两年了,一直在方高林师兄的组里工作。看起色还非常不错,闲谈一阵儿后就到了我们该离开腾讯的时间了。 因为晚上临时需要到华为北研所参观。

      腾讯研究院环境非常不错,这里的腾讯学院也貌似非常的好。从市值和用户群来看,腾讯应该是非常不错的。

 

 

       据说原先今晚是没有活动的,只是华为的一位HR在朋友那里听说了我们的这次活动,便主动联系我们的带队老师,最后经过协调,就有了这随后的访问和参观。我 们准时在4点50离开腾讯大楼,坐上华为安排的汽车。一路驶向上地方向。说起上地还有一段插曲。由于这两天我一直负责一部分领路任务,和我同车的张老师问 我上地的地是哪个地。我一时随口,说成了是My god的那个帝。结果后来看到有一个标志牌上写着上地时,大家才开始哄堂大笑。呵呵,也算是开怀一笑咯。笑一笑百年少嘛 -:)

       插入一段,今天是看日食的日子,但是遗憾的是北京今年多云,一点都看不到。在去北研所的路上,有一阵子天特别黑,还下了一阵雨,随后又天光大亮。我们都猜想是日食捣的鬼,但是日食的时间应该是上午才对啊。最后也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

IMG_0814       话说来到华为北研所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存放相机和笔记本等电子产品,还好没有要求我们都把手机存 放起来。因为据说任何带有数码摄像功能以及存储功能的手机都不能带入华为。然后我们每人挂好一个访客的牌子后开始进行正式的访问。由于到了晚餐时间,华为 这边安排我们吃了一顿工作餐。就是在他们的食堂里吃饭。

       在食堂能够感受到华为的那种严谨和严格的作风。我们吃饭是分为四桌,有专人打好饭菜后给我们送来,而且非常非常的客气。这里的卫生环境绝对是过关的,服务 也非常的周到。起初我们还以为是自助餐,想打什么就打什么,后来发现是之前就确定好规格的三荤一素标准餐。

       华为比较低调,好像在媒体上也很少曝光。接待我们的HR带我们进入北研所里面的一个会议室后,介绍华为时先就谈到了华为员工跳楼等事件对华为的不良影响。 他说华为有好几万员工,按照正常的跳楼概率,华为每年有人跳楼也不足为奇。华为似乎很少在媒体上对这类事件进行辩解,因为华为很低调,他们对员工是很好 的,希望我们在校学生不要误解他们就行。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还是比较中肯的。华为的踢低调还包括整个北研所只有门口有一个华为的小标志,其他地方都看不到 华为的Logo。

       接待我们的人力资源部的HR给我们介绍了一个《高效工作快乐生活——华为技术北京研究院》的介绍。这个HR老师有点幽默。他对我们说,希望我们能够和他在 将来成为同事,如果不能成为同事的话也希望能够成为客户,即使成为竞争对手的话也希望能够手下留情。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华为随着不断的壮大,越来越多 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在和世界接轨。他们内部经历了管理变革,采用了世界级的管理实践。华为内部对这种类似的变革态度是先僵化,再固化,再优化。理由是, 别人大力推荐的东西肯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可以先全盘接受别人的东西,即使有些地方不对或者我们感觉不对也需要全盘接受,等我们能够融汇贯通了,再开 始进行符合我们特点的优化。我觉得这个路子很正确,很像小平同志当年推荐的那种拿来主义风格。这方面的管理实践包括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SC(集成 供应链)。华为北研所主要是研究通信网络技术,每年华为10%的销售收入会投入研发,10%的研发费用会投入预研。

       这个基本介绍结束后,来了两位预研部的员工为我们进一步介绍华为的一些东西。他们强调一个概念,三流的企IMG_0815业 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和专利。华为内部有很多很多的培训,因为很多地方都需要和国际接轨,例如一些老外会来检查你的企业内部是否符 合规范,例如是否每个房间都有消防提示以及各种电话号码的提示,甚至会检查你的食堂是否符合标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相信你确实是一家一流的企业,才 会让别人放心使用你的产品,相信你后期的产品维护是可能的。所以华为内部要求很严格。我感觉这种要求真有点像我们学校的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难怪 华为能够做得这么好。华为内部的职业发展通道也包含了很多内容,例如华为大学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可选培训,甚至可以学到如何打高尔夫球,因为在和某些客户 沟通时,就需要具备这样的技能。从这一点看,我觉得华为是把一些很细节的工作做到极致了。华为内部的生活,还包括Family Day和Open Day。前者是组织员工家属参观华为,让家属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放心,也希望家属和员工以及家属之间更加融合。这一点我觉得有点类似于微软亚洲研究院,那 里也有Family Day。我想这就是只有安居,才能乐业的道理吧。在Open Day,华为的员工可以到一个专门的部门投诉,投诉内容可以是任何方面,例如可以对上上层主管指出上层主管的一些错误。我觉得这个活动有点厉害,长远来看 能够保证内部的公平公正和高效工作。还有华为内部也有很多文艺晚会,不一样的是,表演者都是主管,员工只负责观赏。呵呵,这个比较有趣啊,难为主管们了 -:)

       随后的介绍中,我非常强烈的感受到了专利的意义。包括专利防御、专利攻击、专利池等概念我都是第一次听说。当然,不是说有了专利就完了,专利只有被人用上 了,才算是有价值。这一点我感觉和我们科研领域的学术论文一样,你发表了一篇论文只表示在专利池中你有了一个专利,但是如果你的论文从来没有他人引用,那 说明你的论文还是没有价值的。呵呵,这么看来最近学术领域开始采用的H指数作为评价标准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指标。

DSC02321     说到华为预研部的绩效考核方式,因为华为对预研部员工的考核方式就是专利,但是新入职的员工很难在一两年内拿到专利。他们说这里的考核方式是相对评价。就 是同事之间相互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形成对新同事的考核。在华为内部交流能力以及工作能力也是被考核的方面之一。

       在后续参观华为北研所的办公环境时,我们看到了有些房间存放了大量的服务器,而且都在不停的用电风扇散热着。这些地方都贴上了保密守则以及定期的检查事 项。华为内部的办公环境和其他公司都差不多,就是基本的隔断。在一个办公室墙上,我看到这样一句大红标语: 十年辛苦磨一剑,泄密只卖废铁钱。 据说这是华为曾经多次经历过的惨痛教训。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啊。看来申请专利还真是非常有必要啊。

      在华为参观不能照相,希望上述文字能够清晰的还原我们参观的经过和感受。作为非常完善的企业,华为的很多做法确实值得其他中小企业学习和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