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0日

演讲-报告-技巧,杂记


来到IR感受到了新鲜的气息,学到了太多太多。演讲-报告的相关技巧就不只一次得到指点。

还记得我的第一次报告是在我2003.7.26进入实验室后完成科技创新课题接近尾声时。那时9月12日需要参加科技创新的答辩,需要采用ppt进行演讲。说实话,被告知需要准备ppt时我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因为在那之前我没有任何做ppt的经验。没有办法之余,感慨自己幸亏加入了IR。在Carl师兄的点播下,在钻研实验室其他老师和师兄师姐的ppt的基础上,我完成了我的第一个ppt。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我模仿了IR里报告预演的流程,进行了科技创新的答辩演练。在演练时,作为全国最佳辩手的世奇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其中一条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刚上台之时用眼神扫视一下全体听众。在9月12号那天,上午10点答辩时我从容应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一直相信,那个ppt以及在IR的答辩预演是我能获得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后来11月份在实验室给大家讲述灰色系统的那个ppt以及那次演讲也让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在各种重要场合聆听过刘老师的精彩演讲,潜移默化之间我也学到了很多的演讲技巧。刘老师很强调演讲者大脑中的听众模型。

前几天的XML Pre-Discussion上,刘老师又一次给予了我很多的演讲和做报告方面的指导。前天的TS&QA联合FSNLP学习会议上,世奇的演讲让我很受感动。我为世奇的演讲能力折服。从他那里我又学到了语速控制的方法。

今天实验室例会上卢老师讲述了他两天之后即将在新加坡的一个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上的报告。报告结束后点评时,刘老师给我们提到了在不同场合、不同人群面前演讲的听众模型切换的问题。之后刘老师的报告富于激情,抑扬顿挫掌握的非常好。轮到我讲今天的内容之前,刘老师又一次向我提醒需要讲得慢一些。

轮到我讲我准备的内容时候我努力做到了这些原则。但是却犯了一些让听众感觉不好的内容。开头说了不少听众不要的“废话”。比如,我说到了几句“这个地方刚才刘老师讲了我就不讲了”和“这个东西是用于详细看的,这里不介绍了”等很冗余的话。一个半小时左右我结束了我的报告。整个报告在内容上我感觉时很丰富的。里面夹杂了一些我这两天的想法,而且采用了FreeMind思维导图形式来组织我的报告内容。

由于内容太多,讲的过程中我自己出现了一点点思维混乱的情况,幸亏刘老师及时帮我解围。讲完报告后刘老师对我的报告内容给予肯定,同时也在演讲注意事项上给予了我很多的指点。主要内容我概括了一下:
1.讲话速度需要节奏放慢,放缓,应该多听听温家宝总理的那种讲话方式。逐字逐句的说。
2.需要抑扬顿挫的进行讲话。演讲者的这种演讲风格才会吸引大家更多的注意,而且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在关键的地方需要强调性的发音,比如音调放低,放缓。
4.如果准备内容较多,但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可以采用略过一些内容的方式,而不是着急的加快语速。
5.需要在不同的听众群体前采用不同的听众模型,对于小范围的讨论可以详细介绍一些细节部分的内容;在全体成员参加的会议上可以注重框架方面的介绍和演示。
6.介绍一些别人不熟悉的概念之前需要讲概念讲清楚一些之后再介绍一些实例。在介绍相关概念时,如果没有说清楚A,就不要急于介绍A.a或者B概念。
7.做报告时可能会略过的内容尽量不要出现在ppt中。

非常感激刘老师对我的细致耐心的指点。当然,演讲和报告,我认为,是一门很丰富的学问,很值得好好揣摩,细细体会,并且不断实践。我会好好领会刘老师的指点的,并且争取在以后的做报告或者演讲的过程中克服各种不足之处。

2 条评论:

  1. Comment's author: victor
    03/21/2005 08:15:44 AM
    受益匪浅

    回复删除
  2. Comment's author: simply
    03/22/2005 11:44:40 AM
    留心处处皆学问阿。bill_lang 做得很好!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