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31日

世界勤俭日

看到自己的blog今天的节日提醒一栏是“世界勤俭日”。几个红字映入眼帘时,我感到一惊。因为来到北京之后很多以前的朋友看到我时都说我变胖了一些。我自己确实也感觉到了这一点。本来希格玛B1的饮食就已经有点营养过剩了,我们一大帮VS还经常在附近的小店里盘旋,不过也没有办法,谁让B1的价格和附近饭店的价格差不多而且B1的食物时间长了会让人有想换换口味的想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便宜的就餐方式还是到北航的学生食堂里去,那里吃饭的时候能够感到在像是在咱们学校那样,便宜而且非常可口还能经常换换。我们也有一断时间在北航吃饭的。

我想之所以有人设立这个节日,目的还是为了提醒人们要注意勤俭吧。
转载一篇: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勤俭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治国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提示】《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一方面,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周易》的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提示】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由于尧、舜、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提示】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可见,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而把奢侈浪费看做一种恶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以俭,不靡费财物,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提示】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古人明白,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社会安定,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这样,国家才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出处】《墨子·辞过》。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提示】在先秦诸子之中,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靡费财物,提倡节俭。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处】李绅《悯农》。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提示】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后来家里遭遇火灾,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拣起晒干了而已。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家道重又殷富起来。这个故事,也印证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处】李商隐《咏史》。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提示】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提示】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宠爱伶人,不思进取,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提示】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止。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出处】《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提示】这是唐朝的陆贽给皇帝上书中的话,旨在强调节俭的意义。大至一国,小至一家,量入为出都是重要的理财原则。推而广之,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只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出处】《宋史·范纯仁列传》。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提示】“俭”和“恕”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常用的两个概念。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几年的丰收才有一年的积蓄,所以特别要节俭。对于官员而言,贪污受贿,不廉洁,往往是因为贪得无厌、迷恋奢侈生活,而俭朴的德行有助于抑制这种过分的欲望,所以,节俭是富国的重要国策,也是防腐倡廉的重要途径。“恕”作为儒家的一种伦理道德范畴,要求以仁爱之心待人。对官员来说,经常能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就一定会得到百姓拥护,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处】朱柏庐《治家格言》。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提示】朱柏庐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教育家,提倡家庭教育。他的《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是一部专门教育人们勤俭治家的格言集。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首先是尊重劳动和从事劳动的人。我们的食物和衣裳,都来之不易,要通过种植者、烹饪者、纺织者的许多劳动生产出来,不能轻易浪费。所以,这段话成为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