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

承诺-言而有信-对己

言而有信的人总是很受欢迎,或者给人可靠的感觉。对别人承诺的事情,有时候好于颜面而会全力以赴去完成。但是,对于自己给自己定下的承诺,有时候却很难兑现。为何?

因为自己对自己有时候是很容易放纵的。例如你给自己订好目标是每天晨跑。有时候"天下雨","昨晚睡晚了","下午再跑","算了,明天多跑些","起床晚了,上班要迟到了"等等各种各样的理由都会成为自己在当天不去跑步的理由。这样放弃晨跑几天下来,就会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之后继而完全放弃了。因此,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形下,能够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人都是非常值得佩服的。"破"了,那"立"如何?

给自己坚持的动力。例如在显眼的地方挂一张大大的日历,每次完成后都画一个鲜艳的标志。

人在给自己做计划时,极其容易高估自己,实际上在进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目标需要简单可行,不可高估。

再打个自己经历过的比方。大家都喜欢下载电子书,很多时候仿佛下载的电子书自动成为自己脑袋里的知识或者学问了。越是难找到的电子书,下载到电脑的瞬间,那种自我满足感就越强烈。很多电子书堆在一起的时候,容易这本翻翻,那本翻翻,最后一本也没有看完。关于这一点,我今年年初在Kindle上装上的一堆电子书让我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后来,我采用了一种方法来克服。那就是(好像是曾国藩的家规)读书读完一本前绝不拿起第二本,而且读完一本后要大致温习一下,记住书的概要。采用这种策略后,每每我在看完一本书前想要去翻看另外一本好书时,我都会被自动提醒。几次下来,我算是彻底养成这个好习惯了。查看Kindle上duokan的"我的阅历"发现,125天以来我翻看过16本书,读完了10本书,总共阅读时长是63小时,平均每天读书30分钟。现在我倾向于每天找一个毫无干扰的时间,手机上设定半小时的倒计时闹铃,然后开始读书;或者就在每天忘返的地铁上。读书,特别是读好书的感觉真的很好。我想我一定会把这个习惯作为自己养成对自己言而有信的起点。

据说养成一个好习惯只需要坚持做21天,然后就容易自动坚持下去了。先坚持住这个读书的习惯,再找下一个能够每天坚持的事情。重启太极?

2013年12月18日

低谷反弹《一路向前》

这个weibo、微信流行的时代,估计很少会有人在继续写博客或者继续看博客了。在这里更新一下吧。

今天终于在kindle上看完了星巴克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霍华德・舒尔茨的亲笔自传《一路向前》。本书是讲述他2008年重新担任星巴克首席执行官将濒临危机的星巴克集团重新改革、带出危机并取得更大业绩的历程。

和那些总是介绍辉煌历史的传记不同,本书的独特之处是,它介绍了低谷反弹的历史和心路历程。非常值得一读。

其中提到几点值得借鉴的经验:

在核心业务上称为业界无可争议的领袖。裁减冗余产品和影响核心价值的功能和特色,集中优势兵力来提升核心业务的业绩,创新总是有必要的。唯有核心业务上去了,才是根本。

建立网站来搜集客户对公司业务的有效建议和意见并且逐一认真处理。

社交媒体上维护用户的体验和增进用户和公司产品的联系,并且适当推广公司的产品。

精益求精的技术,让员工能够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实践新的想法

成为道德公司和环境保护的领军者

回馈社区。




一些重要的话

人生是所有抉择的总和。————阿尔贝 加缪  (Albert Camus)这样写道,我们的行程成就了我们的未来,还有可能激励其他人也勇往直前。

需要有变革议程

诚然,信心是一种强求不来的东西,但我必须要向所有人强调这一点,最终拥有信心要靠日复一日的累积。

如果你有信念,你可以改变任何东西。

你了解得越多,技术越好,越可以得心应手得调制。

为了更好得荣辱我们的伙伴中,我恢复了定期举行公开论坛的习惯。就像市政会议一样,公开论坛一直是伙伴们听取我或其他高层领导意见的机会,特别是在公布重要通告的关键时刻。我们的公开论坛极为简单,即席发言,任何人可以问任何问题,而不用担心遭到报复。它让我们大家一起面对面交流,有助于建立电子邮件不能建立的情感纽带。多年来,我们通过论坛得到了很多创造性的想法和批判性的反馈,这对公司祈祷了良好的作用。

我不会用空话或承诺占用你们的时间。

在逆境和变化的时代,我们才能真正地发现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

最好地创新是在别人根本还没有意识到有一种需求时,就已经想到并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开创了一种新地思维方式。

我多年来来的良师益友沃伦-本尼斯时一名管理学大师,他曾经指出,领导者的一项核心能力时在没有足够多信息的情况下盲目摸索时,就能根据其拥有的知识和智慧做出正确决策,并始终坚持那个重要的目标。沃经常思考沃伦的观点,当我再次担任首席执行官时,沃经常和他交流。

精益求精是源于汽车行业的装配生产线,几十年来,其原则已经贝其他行业所采用。精益求精是一种管理和工作的非传统方式的总称,据说可以减少冗余和浪费,同时为员工创造更好的环境,为顾客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就我而言,我开始在世界各地的公开论坛上向伙伴们提问:“如果这是你的店,你会采取什么不同的措施呢?”如果给出的答案符合星巴克的价值观、使命和质量标准,我就鼓励他们去做。在星巴克,精益求精已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理念。

麦勒迪-霍布森是一位很有远见的董事会成员,他鼓励勒我很多次,他曾引用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的一句话激励我:当你身处一个紧要关头,一切都对你不利,甚至到了似乎你连一分钟都无法忍受的地步,也不要放弃,因为趋势逆转仅仅是时间和地点的问题。

2013年12月17日

Fwd: zz 如何读论文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常常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一些人可能会按从头读到尾的顺序阅读论文,这样会陷入论文阅读泥潭中,浪费宝贵时间。所以,有策略的进行论文阅读就显得非常重要,正所谓磨刀不负砍柴功。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S. Keshav教授的见解。

S. Keshav把他十多年来读论文的经验总结成"三阶段法则",凡是论文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阅读方式。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的时间一般是5-10分钟,扫一遍文章,具体要看的部分有:

  1. 标题、摘要、简介
  2. 章节以及子章节的名称
  3. 总结
  4. 看一下引用,记住哪些论文已经看过了

在第一遍之后,应该已经掌握的:

  1. 论文门类。这是一篇关于已有系统的分析,还是研究原型描述呢?
  2. 论文上下文。相关论文和作者解决问题用的理论基础
  3. 作者做的假设是否合理
  4. 论文贡献是什么
  5. 这篇论文写作是否条理清晰

大部分情况下,一篇论文只会被别人进行第一阶段的阅读,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第一遍会被阅读到的部分,有如下几点建议:

  1. 章节之间是否条理清晰,脉络明确
  2. 摘要是否简洁,是否全面的描述论文内容
  3. 论文的主要idea有没有体现出来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一般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个阶段要仔细阅读文章,不过忽略例如理论证明这样的细节。具体要注意的部分有:

  1. 注意论文中的图示。仔细查看这些图示是否有都正确,坐标轴是否正确的标识。数据说明有没有合理的表示,有没有统计上的错误。(论文评阅者会从这个方面区分优秀和拙劣的论文)
  2. 标记出没有阅读过的相关引用

这个阶段结束之后,应该掌握的程度如下:

  1. 领会文章内容
  2. 可以总结这篇论文的精髓,并介绍给他人

第二阶段结束后,可能会出现因为术语和缩写太多等原因而无法理解论文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背景知识的缺乏。可以考虑进行一些学习之后再来读相关论文,或者直接忽略这篇文章。

如果对文章的内容只是感兴趣,第二阶段就可以结束了,但这对于专业需求而言还不够。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精读阶段,叫做"论文重构"。对于入门的研究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4-5个小时或者更多,对于有经验的研究院,这个过程大约是1个小时。

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事情有:

  1. 做出和作者一样的假设
  2. 重新实现这个问题,并就自己的重现和作者的实际论文进行比较

在这个过程要注意的有:

  1. 发现论文的创新之处,隐藏的问题和隐含假设
  2. 思考自己如何提出一些特定的idea
  3. 学习别人论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记录下可能的未来工作

第三阶段应该达到的目标:

  1. 在大脑中重建论文的结构
  2. 辨别论文的长处和短处
  3. 发现文章的隐含假设,缺失的相关工作,实验或分析方法中的潜在问题

最后我来一点小小的评论:这篇文章作用不仅是从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角度出发,也从一个论文评审的角度出发看待论文的阅读和评价问题,所以不仅指导我们读论文,更重要的是通过鉴别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自己写论文的时候也就会注意很多。

注:全文转自http://hirose.blogbus.com/logs/50997685.html




三大牛人看外国文献的方法

1.牛人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 7篇first 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 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 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 以及目前的进展 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 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2.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及Title与legend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
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
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
读 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中 国人喜欢罗列事实,给出一个观点然后就是大量的事实,这也是中文文献的特点,我们从小都在读这样的文章,很适应。西方人的文献注重逻辑和推理,从头到尾是 非常严格的,就像GRE里面的阅读是一样的,进行的是大量重复、新旧观点的支持和反驳,有严格的提纲,尤其是好的杂志体现得越突出。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 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5.增加阅读量:
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汇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
四.提高阅读的效率
1.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2.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或html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3.阅读顺序: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顺序。一般先看abstract、introduction,然后看discussion,最后看result和method(结合图表)。
五、文献的整理
1.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
2.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献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
六、英文文章写作 (阅读文献的副产品)
1.平时阅读文献,注意总结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
2.找3-5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
3.牛人三
本 人英语基础不好,没过六级,所以在硕士的时候基本上看的外文文献很少,现在想想很后悔,2年的时间少学了很多东西。上了博士,自己给自己的定位也高一些 了,开始打算硬着头皮咬着牙很不情愿的也要多看些外文文献,一开始看比较慢,有些很难理解,到现在大约仔细阅读了100篇外文文献,泛读了100篇外文文 章,受益匪浅,现在基本不怎么看中文的了,确实也觉得外文的质量就是高(也有凑数的烂文章),现在自己写外文的也很顺手了。谈几点自己的体会。我是材料专 业的。
1.先找5篇跟自己论文最相关的外文文章,花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看,反复看,要求全部读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一个月以后你已经上路了。
2.如何读标题:不要忽视一篇论文的标题,看完标题以后想想要是让你写你怎么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标题,根据标题推测一下作者论文可能是什么内容。有时候一句比较长的标题让你写,你可能还不会表达。下次你写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
3. 如何读摘要:快速浏览一遍,这里主要介绍这篇文章做了些什么。也许初看起来不好理解,看不懂,这时候不要气馁,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 你都明白了。因为摘要写的很简洁,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条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图的时候看不懂是正常的。
4.如何读引言(前言):当你了解了你的研究领域的一些情况,看引言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绍性的东西,写的应该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献多了以后看这部分的内容就很快了,一扫而过。有些老外写得很经典得句子要记下了,下次你写就可以用了。
5.如何读材料及试验:当你文献看多了以后,这部分内容也很简单了,无非就是介绍试验方法,自己怎么做试验的。很快就能把它看完了吧
6.如何看试验结果:看结果这部分一定要结合结果中的图和表看,这样看的快。主要看懂试验的结果,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描述一些数字的结果)。有时看完以后再想想:就这么一点结果,别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写这么多,要是我可能半页就说完了?
7. 如何看分析与讨论:这是一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最花时间的。我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后不急于看分析讨论。我会想要是我做出来这些结果我会怎么来写这部分分析 与讨论呢?然后慢慢看作者的分析与讨论,仔细体会作者观点,为我所用。当然有时候别人的观点比较新,分析比较深刻,偶尔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当你看的多 了,你肯定会看的越来越懂,自己的idea越来越多
8.如何看结论:这个时候看结论就一目了然了,作后再反过去看看摘要,其实差不多
9.把下载的论文打印出来,根据与自己课题的相关性分三类,一类要精读,二类要泛读,三类要选择性的读。分别装订在一起
10.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3-4个月一定要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
11.学会记笔记,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参考和学习
12.有些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文献,可以批判性的阅读。我想要是你自己做试验多的话,你应该有这个能力判断谁的更对一点。出现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原因有下:试验方法描述不详细,可能方法有差别;试验条件不一样;某些作者夸大结果,瞎编数据
13.有时间还是多看点文献吧,最好定个目标:在学术上超过自己的老板。因为老板一般不看文献,他们都是凭经验做事,很多新东西他们都不知道,慢慢的你老板会觉得你很厉害。
反正我觉得多读了,读起来就快了,而且也会慢慢喜欢上看外文文献,收获自然也就多了。